{法条2014.57}《刑法》第395条 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该国家工作人员说明来源,不能说明来源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差额特别巨大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
国家工作人员在境外的存款,应当依照国家规定申报。数额较大、隐瞒不报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一)概念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又称非法所得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而本人又不能说明其来源合法的行为。
(二)构成特征
1.侵犯客体:复杂客体即国家的廉政建设制度和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行为人持有的财产或者支出的财产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而本人又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行为。
∥“不能说明”的情形包括:(1)行为人拒不说明财产来源;(2)行为人试图说明财产的具体来源,但未能说清楚;(3)行为人所说的财产来源经公安司法机关查证并不属实;(4)行为人所说的财产来源因线索不具体等原因,公安司法机关无法查实,但能排除存在来源合法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的。
3.犯罪主体: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直接故意。
(三)认定
“非法所得”的计算方式,一般应将行为人的全部财产与能够认定的所有支出的总和减去能够证实的有真实来源的所得。
国家工作人员拥有的明显超过合法收入的财产或支出,无论是以何种方式取得,只要行为人不能举出证据证明其来源是合法的即构成本罪。
当然,如果能够查明财产来源的合法性,不能以犯罪论;如果能够查明财产确系贪污、受贿等犯罪所得,应以贪污罪、受贿罪等犯罪追究刑事责任。
(四)法定刑
参见《刑法》第395条第1款。
摘自2017年法硕教材考点解析
本书特色:
1. 紧扣《分析》观点,结合《指南》优势与老师课程进行补充。
2. 对考点进行分类标注。区分重点与非重点 ,重点按题型区分重要程度。
3. 对重点分级标注。按照17年法硕命题概率 对重点进行预测和分级标注,用解析如同老师伴读。
4. 正文标注真题题号、按章节分类真题(含非法学、法学)。真题是最好的训练题,按章分类,帮助学习教材内容。
5. 标出考点关键词,收录重点法条。抓住关 键词,浓缩复习范围,方能提高效率。
6. 非法学、法学单独内容分别标有【非法学】【法学补充】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