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客体的概念
1.概念及内容▲。
犯罪客体是①犯罪活动侵害的②为刑法所保护的③社会关系或利益。(背)
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之一,犯罪客体能够决定犯罪的性质。行为之所以构成犯罪就是因为侵害了法律保护的社会利益。
犯罪客体的内容、特征:
(1)本质:犯罪客体是某种社会生活利益。
(2)前提: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生活利益。∥刑法所保护的社会生活利益的性质、范围是有限度的。只有当至关重要的社会生活利益遭受到严重的侵害,刑法才将其纳入保护范围。刑法法益是一种公共利益而非私人利益。刑法保护的利益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变化。
(3)限制:犯罪客体是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生活利益。∥刑法所保护的利益作为单纯的客体存在,并不是犯罪客体。只有这种利益既为刑法所保护又被犯罪所侵害,才是犯罪客体。
2.犯罪客体在刑法条文中的体现。×【了解】
犯罪总是要侵犯一定的客体。对同类客体的规定比较直接。对于直接客体则表现出多种形式:(1)有些条文中明确表述出犯罪客体;(2)有些条文通过对客观方面的表述,反映出犯罪客体;‖(3)有些条文通过一定的物质表现来指明犯罪客体;(4)有些条文通过指出被侵犯的社会关系的主体来表明犯罪客体;(5)有些条文通过指出对调整一定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违反来说明犯罪客体;(6)有些条文通过对某种危害行为的描述来表明犯罪客体。
3.犯罪客体的意义。
犯罪客体揭示了犯罪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具体性质与种类,是决定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首要因素。研究犯罪客体有助于正确理解、适用法律;有助于认识犯罪的本质特征、准确定罪和量刑。
二、犯罪客体的种类▲【选择】{多2009.21}{单2009.3}
对犯罪客体可按其范围大小划分为三种:
1.一般客体(共同客体):是指一切犯罪所共同侵害的社会利益。
一般客体既是一切犯罪侵害的社会利益的总体,又是一切犯罪的共同本质,它揭示出犯罪社会危害性就是对社会利益的危害。
2.同类客体(分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社会利益。
研究犯罪同类客体有两个重要意义:
(1)同类客体概括的是一类犯罪的共同属性,是对犯罪进行分类的基础。我国刑法分则,主要是按照同类客体把所有的犯罪分为十大类,并以此为基础构筑刑法分则体系的。由此可见,同类客体既是建立刑法分则的体系,也是理解刑法分则体系的重要概念。{单2005.2}
(2)同类客体对于区别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犯罪同类客体原理能够帮助司法工作人员把各式各样的犯罪行为,从性质上和社会危害性程度上互相区分开来,从而有助于正确定罪和适用刑罚。{单2007.2}
3.直接客体:是指某一具体犯罪直接侵害的特定的社会利益。如杀人罪的直接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某种犯罪构成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反映该种犯罪行为所侵害利益的社会性质。也就是指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具体部分。{单2012.3}
根据犯罪行为侵害的直接客体的数量,可以把直接客体分为两种:
(1)简单客体(单一客体):是指一种犯罪只侵害一个利益的。如盗窃罪。
(2)复杂客体:是指一种犯罪直侵害两个以上利益的。如抢劫罪。复杂客体可分为主要客体与次要客体。
区分简单客体与复杂客体对正确定罪量刑有重要意义。
∥直接客体、同类客体都是一般客体的组成部分,三者之间是个别、局部与整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