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316条 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概念
本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逃脱司法机关的羁押和监管的行为。
(二)构成特征
1.侵犯客体:国家监管机关的正常监管秩序。
2.客观方面:从羁押场所脱逃的行为。
所谓脱逃,是指行为人逃离司法机关的监管场所,如从监狱、看守所逃跑或在押解途中逃跑。
3.犯罪主体:特殊主体,即限于依法被拘留、逮捕、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多2003.24}{多2011.43}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脱逃的目的是为了逃避羁押和刑罚的执行。
(三)认定
1.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对错拘、错捕、错判而被关押的无辜者逃离监管场所或者摆脱人身羁押的行为,不能以犯罪论处。
2.划清本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行为人使用暴力逃跑,如果其暴力手段造成监管人员死亡或重伤,应按牵连犯的处理原则,择一重罪处断即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论处。
(四)法定刑
参见《刑法》第316条第1款。
摘自2017年法硕教材考点解析
本书特色:
1. 紧扣《分析》观点,结合《指南》优势与老师课程进行补充。
2. 对考点进行分类标注。区分重点与非重点 ,重点按题型区分重要程度。
3. 对重点分级标注。按照17年法硕命题概率 对重点进行预测和分级标注,用解析如同老师伴读。
4. 正文标注真题题号、按章节分类真题(含非法学、法学)。真题是最好的训练题,按章分类,帮助学习教材内容。
5. 标出考点关键词,收录重点法条。抓住关 键词,浓缩复习范围,方能提高效率。
6. 非法学、法学单独内容分别标有【非法学】【法学补充】字样。